感觉到自己腰背部位有疼痛感,应该及时去检查,因为大多是疾病在发展才会表现出疼痛,如果没有针对性治疗,有可能疼痛反复或者加重。有部分人就确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但该疾病想要控制并不难,关键是掌握方法,不要陷入误区。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后哪些误区要避免呢?
1、多锻炼就能好转
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许多人常有的误区是多锻炼,通过运动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才能把营养物质输送给腰椎各组织,从而缓解疼痛,以免长时间久坐影响腰椎功能,但实际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运动。
如果已经处于疾病发展期间,局部明显疼痛,应该绝对卧床静养,等到病情缓解,经过有效治疗改善了,后续才能适当去运动让腰椎保持健康,可不要盲目去运动。
2、患病就一定要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就一定要手术,这是大多数人存在的误区,实际上是否需要手术来应对,还要评估患者疾病的发展情况,严重程度,只有对症治疗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不要自己判断病情,最好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听从医生的指导,有时通过理疗,正确护理就能改善,不一定发现疾病就要马上手术。
3、睡软床才能保护腰椎
睡软床才能保护腰椎,从而让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这个误区不少人都陷入,后续病情加重。
本身人的腰椎有一定生理弯曲幅度,睡的床太软,腰椎没有足够的承受支撑力让其保持笔直,可能会过度弯曲,从而关节功能退化,久而久之疾病发展加速。应该选择软硬程度适合的床板以及床垫,才能缓解症状,同时保护腰椎。
4、局部按摩就能改善
多进行局部按摩就能让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是不少患者采取的做法,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靠按摩,推拿远远不够,这些方法只能辅助减轻症状,无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因此不要随意按摩,推拿,还要评估疾病情况。有的人按摩力度不恰当,手法错误,反而带来二次伤害。
5、疼痛减轻就代表疾病好了
腰背部位的疼痛感减轻,代表疾病好转,无需治疗了,有这个误区可能会让疾病卷土重来。虽然在该疾病发展过程中主要表现就是腰痛。
但经过系统性治疗会逐渐好转,在改善后疼痛感会逐渐减轻,但不代表完全恢复健康了。想要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得到有效控制,还要结合检查结果以及其他症状来得知,可不要自行判断,以免疾病还没有完全根治而复发。
-
-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患者的腰椎间盘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或者在外力的作用下,部分椎间盘纤维被破坏,导致周围的脊神经根受到刺激而恶化压迫,从而出现腰部酸痛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不单... 详细»
-
-
腰椎间盘突出
腰间盘突出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疾病,给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长时间的久坐是造成这种疾病的原因之一。一旦患病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那么这种疾病究竟有什么危害呢?以及生活中采取什么措施可以预防... 详细»
-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因素
腰椎间盘这种突出症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的突出部分,重要的就是在有着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就会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的变化。髓核突出(或脱离)后管,椎间盘破裂或椎管内的破裂,引起邻近脊神经根的刺... 详细»
-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的髓核、软骨板和纤维环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并在各种的外力作用下使椎间盘的纤维环遭受破裂,尤其是髓核的位置。因为髓核组织能从破裂的... 详细»
-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常见的一种病症,其主要病因是腰椎间盘各部位,特别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之处突出于椎管内或者后方,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压迫...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