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蒋卫民 主任医师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病科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提示急性肝细胞损伤的标志之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正常值为0~40U/L,53U/L略高于标准值,通常不会使患者出现严重的厌食、消瘦、腹胀等不适,所以不算高。出现该现象,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后,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常见的原因有饮食不当、药物副作用、酒精性肝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脂肪肝、急性心肌梗死等。
1、饮食不当:饮食过于油腻或饮酒过多,可能会导致肝脏代谢、排毒负担加重,使肝细胞损伤、死亡,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于正常值的现象,发生恶心、呕吐等不适。保持饮食清淡、减少脂质、酒精的摄入量,有助于预防疾病。通常不需要采取特殊治疗,适当运动保持膳食结构合理,可以提高肝功能,促进肝细胞修复,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数恢复正常。
2、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如孟鲁司特等。防治措施包括遵医嘱用药,不滥用药物,及时报告可能的药物过敏反应。
3、酒精性肝炎:长期过量饮酒,使肝细胞长时间受到酒精浸润,容易出现损伤,发生炎性病变,引起酒精性肝炎,造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出现厌油、食欲下降等表现。严格禁酒以及保持饮食规律,可以起到预防作用。根据医生指导规范使用地塞米松片、甲泼尼龙片、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抑制肝脏炎症,有利于提高肝功能,减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流失。
4、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从性传播、血液传播等渠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疾病,肝细胞受到乙型肝炎病毒侵袭后会损伤、死亡,造成肝脏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释放入血液,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3U/L的情况,同时还会伴随消瘦、无力等症状。日常生活中适当增加营养,同时做好个人防护,有利于防止该疾病发生。遵医嘱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比如拉米夫定片、替比夫定片、恩替卡韦片等,可以减少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率和活性,抑制病情。
5、脂肪肝:肝脏中脂肪含量过多引起脂肪肝,导致肝组织出现炎性病变,也会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过多地释放到血清中,造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引起不思饮食、饮食量减少等现象。严格控制食物热量摄入、适当增加运动量,有助于脂肪消耗预防脂肪肝。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苯扎贝特片、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降脂类药物,促进脂质代谢,也有利于病情恢复。
6、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细胞死亡,释放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进入血液。防治措施包括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保持心血管健康,如低脂饮食、适量运动。还需要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替格瑞洛片等抗血小板药。
需要在肝胆外科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促进症状好转。
-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3高吗
朱幼芙 主任医师
-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低
朱幼芙 主任医师
-
-
孕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
朱幼芙 主任医师
-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00多严...
朱幼芙 主任医师
-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吃什么药
朱幼芙 主任医师
-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是什么意...
朱幼芙 主任医师
-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常见的肝功能检查指标,其升高意味着相关组织受损或存在疾病状态。下面是一些可能原因和处理方式:一、原因:1.药物性肝损害:有些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抑郁药等... 详细»
-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人体中重要的一种酶,可以参与蛋白质的新陈代谢,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这种酶可以加快人体蛋白质氨基酸的转化。在组织,器官,肌肉以及骨骼中,都可以发现这种酶的存在,其中以肝脏细胞的细胞浆中含... 详细»
-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8
当今社会,很多疾病都困扰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对于一些疾病的指数我们都不是很了解,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特别敏感的,很多时候它的数值变化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体检的时候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有可能是... 详细»
-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内,是提示肝脏损害较为敏感的检测指标。但是肝脏出现损害后,通常会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通常不会出现该指标偏低的现象,而且偏低的数值也无有效的临床意义,通常不需要特... 详细»
-
-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存在于人体的任何部位当中,如各个器官、肌肉、骨骼等,其中存在最多的是肝脏细胞中的细胞浆内。当人体中的各个器官或肌肉、骨骼发生病变时,人体中的血液就会接收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因此丙氨酸...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