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蒋卫民 主任医师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病科
登革热病毒即登革病毒,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一种血清型亚群,感染后可能诱发登革热。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登革病毒感染者、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为蚊虫叮咬,所有人都易感,夏天是感染该病毒的高发季节。
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埃是登革病毒主要传播媒介,被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后,登革病毒会进入皮肤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循环散播,最终出现登革热。该病潜伏期为2-15天,病情发作后有高热、躯体疼痛、皮肤潮红等表现。
登革病毒感染的诊断,主要依赖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另外,还可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辅助判断。
登革病毒对酸、乙醚、紫外线、福尔马林等敏感,可通过这些手段杀死病毒。登革病毒不耐热,还可通过加热方法灭活。
感染登革病毒后,应尽快去正规医院感染科诊治。平时做好灭蚊、防蚊工作,对预防感染有利。
-
-
登革热检查
进行登革热检查有着很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及时完成登革热的疾病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降低疾病对患者的危害。同时进行登革热检查,明确诊断后还需要及时隔离,因此也有利于预防患者成为传染源,扩大感染范... 详细»
-
-
登革热怎么预防
登革热是一种登革病毒经蚊子媒介传播所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因为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所以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通常在每年的五至十一月份,七至九月份为高峰。如果是在新流行区,人群通常很容易受到感染,但发病... 详细»
-
-
登革热疫苗
由于流行季节和气候的影响,每年登革热在广东省和海南省都会持续一段时间,病人为主要的传染源,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为主要的传播媒介,蚊虫通过吸血感染病毒之后,叮咬人就可以传播这种病毒,被感染了病毒的蚊虫叮咬...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