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向东 主任医师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肾内科
在正常情况下,肾脏会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过剩的液体,同时保留需要的物质,例如蛋白质。然而,当肾脏受损或发生疾病时,它可能无法有效地保留蛋白质,导致其从尿液中泄漏出来,形成蛋白尿。蛋白尿本身并不会致命,但是它可能是一些严重肾脏疾病的病理标志。
常见的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等,都可能导致蛋白尿。如果这些疾病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它们可能会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导致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因此,对于出现蛋白尿的人来说,及早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蛋白尿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控制原发疾病、饮食调节等。例如,对于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蛋白尿,病人需要控制血糖水平,使用药物控制高血压,限制摄入高蛋白食物等。
此外,病人还需要坚持定期复查和随访,以了解肾功能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一些已经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措施来维持生命。
因此,对于蛋白尿患者来说,尽早寻求医生的帮助,积极配合治疗方案,定期复查并控制疾病发展的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
-
蛋白尿分度
蛋白尿的多少往往代表了肾脏受损的严重程度,比如说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g,属于少量蛋白尿。1-3g之间,属于中等量的蛋白尿,大于3克,属于大量蛋白尿,而且蛋白定量的不同治疗方案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需... 详细»
-
-
早晨蛋白尿
如果早晨尿检发现有蛋白尿的话,可能说明肾脏有所损伤,比如说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损伤、高血压肾损伤等等,这些都可能引起蛋白尿。但如果是第一次发现的话,一般为了排除检验误差或其他因素的干扰,建议改天再做一... 详细»
-
-
潜血蛋白尿
潜血和蛋白尿,这两个指标的异常,往往说明是肾脏有所损伤,比如说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损伤、高血压肾损伤,等等。一般为了排除检验误差或其他因素的干扰,建议改天再做一次复查,如果仍然有蛋白尿或潜血,则要尽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