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向东 主任医师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肾内科
体位性蛋白尿是指在站立或行走时尿蛋白增加,而在平卧时蛋白尿减少或消失的一种现象。严重程度的治疗应该根据具体的原因和病情进行决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式:
1.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也可以帮助减轻症状和改善体位性蛋白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轻体重,保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2.药物对症治疗:有些病人可能会出现症状,如水肿、高血压等。这些症状可以通过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血压控制药物等控制和缓解。
3.保护肾功能:对于任何引起体位性蛋白尿的疾病,早期保护肾功能是至关重要的。管理高血压,控制血糖、血脂水平,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
4.治疗原发疾病:对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体位性蛋白尿,通常的治疗策略是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等。对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体位性蛋白尿,应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
总之,对于轻度的体位性蛋白尿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减轻症状。对于严重的体位性蛋白尿,需要针对其病因进行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减轻症状、防止疾病进展的关键。同时,平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有助于预防和减轻蛋白尿的发生。
-
-
蛋白尿分度
蛋白尿的多少往往代表了肾脏受损的严重程度,比如说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g,属于少量蛋白尿。1-3g之间,属于中等量的蛋白尿,大于3克,属于大量蛋白尿,而且蛋白定量的不同治疗方案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需... 详细»
-
-
早晨蛋白尿
如果早晨尿检发现有蛋白尿的话,可能说明肾脏有所损伤,比如说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损伤、高血压肾损伤等等,这些都可能引起蛋白尿。但如果是第一次发现的话,一般为了排除检验误差或其他因素的干扰,建议改天再做一... 详细»
-
-
潜血蛋白尿
潜血和蛋白尿,这两个指标的异常,往往说明是肾脏有所损伤,比如说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损伤、高血压肾损伤,等等。一般为了排除检验误差或其他因素的干扰,建议改天再做一次复查,如果仍然有蛋白尿或潜血,则要尽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