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成钢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叠肠,也称为肠套叠,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是指肠道内一段肠管的蠕动过于活跃,将后段肠管向前段肠管套进,造成肠管的阻塞和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和坏死。肠套叠症状包括多种表现,如急性腹痛、呕吐、便血等,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休克、脓毒症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1.剧烈的腹痛: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腿蜷缩、以及持续性哭闹。这种腹痛通常呈周期性发作,每隔一段时间发生一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疼痛可以加剧,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及发绀等表现。
2.呕吐:初期呕吐为胃内容物,随后变成胆汁呕吐,如脱水或继发绞痛综合征的患者会有大量呕吐或呕吐失强,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腹胀,呈进行性加重,胃肠蠕动减弱,甚至停止。
3.大便潜血:出现明显的便血或便血呈橘红色,常见于炎性紧张肠症状或黏膜溃疡出血。
一旦出现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治疗上,一般采用保守治疗、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可采用手术治疗。
-
-
叠肠症状有什么
叠肠的发生常与盲肠活动过度、病理因素(如息肉、肿瘤)、肠功能障碍及蠕动异常有关。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大多数原发性叠肠发生在婴儿,尤其是在4月至11月。继发性叠肠常见于成人,主要是肠壁或肠... 详细»
-
-
叠肠怎么引起
根据病因肠套叠可以分为两种:原发性肠套叠和继发性肠套叠。原发性肠套叠与回盲部生理结构、肠蠕动的节律紊乱有关;继发性肠套叠与肠道疾病、腹部外伤等因素有关。原发性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常见于成年... 详细»
-
-
儿童肠叠套的原因有哪些
肠是人体内最长的消化道,包括大肠、小肠、直肠、结肠以及乙状结肠等多个部位。其中大肠和小肠主要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而直肠主要负责将食物形成粪便并促使其排出体外。而肠叠套是儿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