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心室预激指的是在心脏传导系统中出现的一种额外的传导径路,导致心脏搏动的早搏。但当出现额外的传导径路时,就会导致心室提前激动,称为心室预激,这样就会形成心室早搏。同时,心室预激还可能引起T波改变,即心电图上T波的形态、幅度或方向发生改变。而室性早搏则是心室内突然出现的异位搏动,可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宽大畸形QRS波。
针对心室预激和T波改变、室性早搏的治疗,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药物治疗:对于心室预激和T波改变、室性早搏,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心律失常,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减慢心脏速率和控制心房和心室的传导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次数。
2.射频消融术:对于表现明显心室预激或室性早搏的患者,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在心脏内找到额外传导径路或异位搏动的部位,并利用高频射频能量烧灼掉异常传导组织或异位起搏点,恢复正常的心脏搏动。
3.心脏起搏器:对于某些患者,尤其是伴有心室预激合并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可以考虑植入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可以通过调节心室搏动的节律和频率来纠正心律失常。
4.心脏手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心室预激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变或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心脏手术来治疗异常传导路径或异位搏动的病变组织。
总之,在治疗心室预激和T波改变、室性早搏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心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和心脏手术,并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还应该加强自身的健康管理,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不良习惯的戒除等,以减少心脏负担,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
-
室性早搏症状
室性早搏也称为室性期前收缩是由希氏束分支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室性早搏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精神不安、过量的烟酒、咖啡也是... 详细»
-
-
室性早搏治疗
室性早搏属于早搏的一种,患者会出现心慌不适的症状表现,可以通过心电图检查来确诊室性早搏。在治疗上,首先要找到引起室性早搏的原因,然后在进行对症的治疗,很多正常人也会有室性早搏的情况出现。但如果有严重心... 详细»
-
-
偶发室性早搏原因
偶发室性早搏是指每分钟室性早搏的次数量少于五个,它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一些正常人和各种心脏疾病的患者都可能会引起偶发性的室性早搏,需要根据室性早搏的数量、危害程度以及合并的基础性心脏病来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