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临床心理科
创伤后应激反应是指在经历创伤事件后,出现的身心上的各种反应,如焦虑、愤怒、沮丧、冲动、失眠、抑郁、回忆创伤事件、逃避现实、对创伤事件的否认以及对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变化等。应激反应通常是暂时的,但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和治疗,可能会演变成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反应常见于遭受暴力、战争、灾难、意外事故、性虐待等创伤事件的人群。这些事件可能会导致生命受到威胁,安全感和信任感受到严重打击,产生强烈的恐惧和无助感,引发各种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创伤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个体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社会支持系统等。
创伤后应激反应有时可能会对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焦虑和恐惧,可能导致行为和思维能力受到影响,影响工作和学习的表现,甚至导致社交功能障碍。失眠和抑郁可能会导致对生活缺乏兴趣和动力,消极情绪的积聚可能会引发自杀念头。应激反应还可能导致身体上的问题,如头痛、胃痛、心悸等。
对于创伤后应激反应,及时的心理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心理治疗通过安全的环境和专业的指导,帮助受创伤影响的个体重新建立对自己和世界的信任,重新获得情感和情绪的平衡。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人际关系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个体减轻焦虑、恐惧、愤怒等应激反应。药物治疗也可能在一些情况下被用来减轻焦虑、抑郁等症状。
社会支持对于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恢复非常重要,所以家人、朋友、同事以及专业的社会支持机构,可以在心理治疗之外,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帮助个体重新融入到正常的生活中。
-
-
创伤护理措施
创伤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定义,各种致伤因素引起的损伤都可以成为创伤。对于创伤的护理,主要是以抢救生命,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为主。首先,要监测生命体征,查看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有异物或... 详细»
-
-
创伤的饮食
创伤是由外界因素导致的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破坏,轻度创伤者,平时注意患处卫生,两三天就可恢复,中度创伤者需卧床休息,多补充营养物质,多吃有助于伤口愈合的食品,平时也要忌口,避免食用发物和刺激性食品,不利于... 详细»
-
-
创伤后遗症
创伤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有一定的创伤性关节炎或者是骨性关节炎的出现,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有并发骨化性肌炎,很多患者会表现为肢体无力或者活动受限。患者通常也会表现为在受伤后,伤口周围也会表现为有局部组织的疼...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