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疾病,其特征是肌肉无力和疲劳,它通常不会自愈,原因如下:
1.自身免疫因素: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导致神经信号不能有效地传递到肌肉,引起肌肉无力。这种自身免疫反应如果不被控制,是不会自行停止的。
2.遗传因素:某些类型的肌无力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某些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或肌营养不良症等,这些遗传性疾病通常不会自行逆转。
3.神经肌肉接头损伤:神经肌肉接头的损伤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自身免疫攻击、药物、毒素、感染或其他疾病,这种损伤需要特定的治疗才能修复。
4.慢性进行性:许多肌无力疾病是慢性进行性的,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而不是自行改善。
5.缺乏针对性治疗:没有针对病因的治疗,肌无力症状很难自行缓解。例如,重症肌无力可能需要免疫抑制剂、抗胆碱酯酶药物、血浆置换或免疫球蛋白治疗等。
总之,肌无力虽然不能完全自愈,但是通过规范治疗、药物治疗、康复锻炼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患者仍然可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患者以及家人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正确认识疾病,增强信心,共同面对疾病的挑战。
-
-
婴儿肌无力
婴儿肌无力一般可能是营养不良、缺钙以及先天基因发育异常等原因造成的,常见的婴儿肌无力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肢体无力、眼睑下垂等。1、呼吸困难:呼吸肌包括肋间肌、膈肌等,当这些肌肉力量减弱或功能... 详细»
-
-
肌无力分级
肌无力是一种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根据肌无力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以下... 详细»
-
-
肌无力分级
肌无力分为五级,包括0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具体如下:0级:是指患者的肌肉无任何运动,无肌束、颤动;1级:是指患者可以出现肌束、颤动,但是不能够活动;2级:是指患者的肢体可以平着移动,但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