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些疾病会导致肠道炎症和溃疡,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包括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造血所需的营养物质,最终引发贫血。针对炎症性肠病引起的贫血,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补充:
1.饮食调整:饮食调整是治疗贫血的基础,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类、豆类、绿叶蔬菜等。同时,还需要避免食用一些影响铁吸收的食物,如咖啡、茶、碳酸饮料等。
2.药物治疗:针对缺铁性贫血,可以选择口服铁剂进行治疗,如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等。如果是巨幼细胞性贫血,则需要补充维生素B12片和叶酸片。
3.输血治疗:如果贫血严重,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进行输血治疗。
4.治疗原发病:贫血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并发症,只有积极治疗原发病,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贫血的症状。因此,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贫血指标检测,及时调整营养补充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
-
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由于现在的科学技术还无法辨别炎症性肠病准确的得病原因,也尚未形成有效的治疗手段,人们称它为“绿色癌症”。近年来,该种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快速增长... 详细»
-
-
炎症性肠病的症状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反复发作和缓解交替的慢性肠道炎症疾病。主要发作人群集中在20到40岁的人群,对于该疾病一般比较难根治,采用对症治疗法。炎症性肠病包括有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引起的病因有精神刺激,遗传... 详细»
-
-
炎症性肠病的饮食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且终身复发性疾病,主要有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一般常见于末端回肠和临近结肠,严重者会累及全消化道,发病年龄常见于十五到三十岁,病症呈阶段性和跳跃性分布,而溃疡性结肠炎常见... 详细»
-
-
炎症性肠病严重吗
炎症性肠病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反复的腹痛、腹泻、粘液血便,有视物模糊、关节疼痛、皮疹等并发症,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症状轻微者在治疗后可好转,也可自行缓解,但症状严重者... 详细»
-
-
炎症性肠病可以根治吗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目前,炎症性肠病不可以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手段控制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炎药、免疫抑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