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祥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口腔科
牙齿和牙龈交界处一碰就出血,医学上称为牙龈出血,通常与口腔卫生不佳、牙周病、血液系统疾病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口腔卫生不佳:牙齿上有牙菌斑、牙结石,其中的细菌会刺激牙龈,使牙龈红肿、易出血。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会进一步加重,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
2.牙周病:如果口腔卫生不佳,牙菌斑中的细菌会侵犯牙周组织,引起牙周病。早期会出现牙龈红肿、刷牙出血、口臭等症状,晚期可出现牙齿松动、牙槽骨萎缩等。
3.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也会导致牙龈出血。这类疾病除了牙龈出血外,还可能伴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月经过多等症状。
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口腔检查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还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
-
-
脑出血脑室出血
脑出血和脑室出血是两种不同的脑血管疾病,但两者都属于颅内出血的范畴。脑出血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破坏导致的血液进入脑组织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大脑半球的皮质下区域,也可能发生在小脑、脑干等部位。脑出... 详细»
-
-
脑出血持续出血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脑出血后如果持续出血,可能会导致颅内压持续升高,形成脑疝,危及生命。以下是一些应对的方法:1.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颅内压会升高... 详细»
-
-
脑室出血3室出血出血量不多
脑室出血是指血液在脑室内溢出,导致脑室内压力升高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前、中、后脑室出血。其中,3室出血是指同时累及左右侧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的出血。对于3室出血的患者,由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