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脑性瘫痪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等。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步骤:
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儿的出生史、生长发育史、家族史、疾病史等,特别注意患儿在母体内、分娩过程中和出生后的情况,有无窒息、黄疸、惊厥等。
2.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运动功能、姿势、反射、肌张力、协调运动等方面,以评估患儿的神经发育状况。
3.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包括智力、语言、感知、运动等方面,以了解患儿的认知和行为能力。
4.进行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部CT、MRI等,以了解患儿的脑部结构和功能异常。
5.进行电生理检查:包括脑电图、肌电图等,以了解患儿的神经电生理状况。
6.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总之,脑瘫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对于疑似脑瘫的患儿,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
-
介绍脑性瘫痪
脑瘫是一种由非进展性脑损伤和从受孕开始到婴儿期的发育缺陷引起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脑瘫的危险因素主要发生在有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等一种或多种因素。其中一些可能... 详细»
-
-
脑性瘫痪预后如何
脑性瘫痪是一种由于大脑发育异常或受损而导致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其预后因患者的年龄、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干预等因素而异,大多数预后效果不好,要配合医生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脑性瘫痪患者的预后。... 详细»
-
-
脑性瘫痪的表现
脑性瘫痪是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其表现形式可因个体差异和受累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以下是脑性瘫痪的一些主要表现:1.运动障碍:脑性瘫痪患者常常表现出肌肉张力增高、肌张力不稳、肌张力过弱等情况,导致运动功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