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涂鸣汉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增城分院 肝病科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和亲朋好友一起聚餐,共享美食。然而,当身边有人患有肝炎时,不少人心里就会犯嘀咕和他们一起吃饭会不会被传染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吃饭过程中,如果病者处于病毒复制活跃期,其污染过的食物或水源被健康人摄入,就很容易导致传染。比如,病者在便后未彻底清洁双手,然后接触了餐具或食物,就可能把病毒传播出去。不过,如果餐具经过严格消毒,食物也处理得当,传播风险就会降低。🧐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一般情况下,一起吃饭不会传染这几种肝炎。但是,如果在吃饭过程中,双方都有口腔黏膜破损、牙龈出血等情况,病毒就可能通过血液传播,不过这种概率相对较低。😏
了解完肝炎的传播途径之后,建议日常做好个人防护。定期检查肝功能和病毒载量,了解病情发展,及时接受治疗。🩺如果口腔有伤口,在伤口愈合前,尽量避免在公共聚餐场合用餐,或者使用公筷,减少血液传播风险。🥢
希望这篇科普文能让你对肝炎吃饭传染的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疾病的困扰哦!😘
-
-
肝炎弥漫性病变肝炎
肝炎弥漫性病变肝炎一般指肝弥漫性病变。肝弥漫性病变是指肝脏组织在影像学检查中的一种表现,主要为肝脏组织的广泛性、非局限性的病理改变。肝弥漫性病变可能与代谢异常、炎症、寄生虫感染、淤血性疾病、肝硬化等原... 详细»
-
-
初步诊断肝炎
初步诊断肝炎通常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和特殊实验室检查。1.病史调查:询问患者是否有暴露于病毒、药物或毒物的风险。也会问及是否有与肝炎相关的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2.体格检查:包括仔细观察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