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罗勇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未分类结晶高是尿常规的一种结果,通常指尿液中成分未确定的结晶物质含量高。可能是饮食因素,如高蛋白饮食、饮水不足等导致,也可能是疾病因素,比如肾小球肾炎、高尿酸血症、肾结石等引起。可以根据不同原因选择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改善。
一、饮食因素
1、高蛋白饮食:摄入过多蛋白质,代谢后产生的物质使尿液中晶体增多。减少高蛋白食物摄入,如肉类、蛋类等,多吃芹菜、苹果等蔬菜水果。
2、饮水不足:可能是尿量减少,尿液浓缩,使晶体析出导致。应增加喝水量,每天至少喝水1500-2000毫升,可以少量多次喝水。
二、疾病因素
1、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晶体排出异常,可能会引起结果偏高。可遵医嘱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减轻炎症反应。
2、高尿酸血症:尿酸结晶增多,导致尿液中未分类晶体升高。可遵医嘱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抑制尿酸合成。
3、肾结石:结石形成过程中晶体析出,会造成尿常规未分类晶体高。若结石较小,可多饮水、多运动,促进结石排出。若结石较大难以自行排出、引起尿路梗阻等情况,可遵医嘱进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等。
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食物。另外,还要定期复查尿常规,观察晶体变化情况。如果尿常规未分类晶体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腰痛、血尿等,应及时就医。
-
-
尿常规是什么
尿常规是一种常用的体检项目,通过检查尿液中的各项指标,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尿常规包括尿液的外观、尿胆原、酸碱度、比重、蛋白质、糖、酮体、胆红素、亚硝酸盐、白细胞等指标。尿常规的目的是早期发现疾病和... 详细»
-
-
尿常规酮体高怎么回事呢
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有时会发现酮体的含量偏高,这可能是身体出现某种异常的信号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产物,正常情况下,人体会将多余的脂肪转化为酮体,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然而,当身体处于某些特定状态时,酮体的产... 详细»
-
-
尿常规检查是什么
尿常规检查是一种常规的临床化验项目,通过对尿液中的各项指标的检测,以评估人体内部的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在尿常规检查中,通常会检测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尿液外观:包括颜色、透明度和气味等方面的观察。例... 详细»
-
-
尿常规sg比重是什么
尿常规sg比重是指患者相同体积的尿液与相同体积的水的尿比重。临床上尿比重是尿常规检查一项重要指标,尿比重与患者的尿液的溶质浓度有关。当患者的尿液溶质浓度偏高时,尿比重则会出现偏高的现象,临床上正常的尿... 详细»
-
-
尿常规12项是什么?
尿常规12项是一种常规医学检查,用于评估一个人的肾脏功能、泌尿系统健康和全身健康状况。这项检查通过分析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和形态学来诊断疾病,因此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生化检查。以下是尿常规12项具体包括...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