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芳艳 主治医师 助教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肛肠外科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突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疾病。以下是一些诊断直肠脱垂的方法:
-症状评估: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排便时是否有肿物从肛门脱出、脱出物能否自行回纳、是否伴有出血、疼痛等。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肛门指诊,以检查直肠的松弛程度和是否有其他异常。还可能会进行肛门镜检查,直接观察直肠黏膜的情况。
-排便造影:患者在排便时进行X线检查,以观察直肠的位置和形态是否正常。
-结肠镜检查:可以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如直肠炎、直肠癌等。
-其他检查:如盆底肌电图、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等,可帮助评估盆底肌肉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直肠脱垂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症状、体格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如果怀疑有直肠脱垂,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
-
直肠脱垂如何预防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黏膜下层和肌肉层向外脱出,进入肛门或直肠管内,常见于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直肠脱垂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骨盆肌肉的锻炼:骨盆肌肉的强度与直肠脱垂的发生率有关。通过定期... 详细»
-
-
直肠脱垂药物治疗
直肠脱垂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主要症状为排便困难、肛门坠胀感和肛门疼痛等。直肠脱垂药物治疗一般包括泻药、收缩剂以及润滑剂。1.泻药:泻药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而减轻便秘和肛门坠胀感。常用... 详细»
-
-
直肠脱垂的治疗
直肠脱垂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肛肠疾病,在任何年龄段的患者的身上都会发生。将脱垂的直肠回纳,并不意味病情彻底治愈,后期直肠再次脱垂的可能性更高。如果直肠反复脱垂,则会对肠道产生较为严重的损伤,后期有诱发破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