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检查:携带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肝脏B超等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一般建议每6个月至1年检查一次。
2.避免饮酒:酒精会加重肝脏负担,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因此携带者应避免饮酒。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等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
4.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可能影响肝脏功能,携带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对肝脏有损害,携带者在使用药物前应咨询医生,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
6.避免感染: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免疫力可能较低,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
7.告知医生病情:携带者在就医时,应告知医生自己的乙肝病毒携带情况,以便医生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
8.避免传播给他人: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携带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传播的物品,性生活时应使用安全套,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病情可能会发生变化,部分携带者可能会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因此,定期检查和遵循医生的建议非常重要。如果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建议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
-
慢性乙肝传播途径
慢性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首先是血液传播。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给健康人,例如使用感染了乙肝病毒的血液制品或器械、接触感染了乙肝病毒的... 详细»
-
-
慢性乙肝如何确诊
慢性乙肝的确诊通常有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检查等。1.详细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病患关于其病史、症状以及可能的暴露风险,比如接触乙肝病毒的方式及时间。2.体格检... 详细»
-
-
慢性乙肝治疗方法
慢性乙肝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毒性肝炎,需要长期治疗。治疗慢性乙肝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通常是通过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和减少肝脏损伤,同时也需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帮助恢复肝功能和提高... 详细»
-
-
什么是慢性乙肝和急性乙肝
慢性乙肝指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肝指急性乙型肝炎,两者都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属于乙型肝炎的两种主要类型。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时间通常超过6个月,发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