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海绵状脑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由血管壁的先天性异常引起的,血管壁薄弱,形成囊状扩张,并且血管壁内部的血液充满凝血物质。这种类型的脑血管瘤一般是慢性的,并且通常不会引起症状,因此很多患者是在头部磁共振成像或者头部CT检查时意外发现的。但在少数情况下,海绵状脑血管瘤可能会导致颅内出血,这将引起剧烈的头痛、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海绵状脑血管瘤的治疗,首先需要根据瘤体的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当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等。
首先,对于那些出现症状或者怀疑可能会出现症状的瘤体,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可以直接将瘤体切除,从而避免出血的危险,但手术也带来一定的风险,如伤及重要的脑功能区域、出血等。因此,手术需要由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
其次,对于一些较大或者位置特殊的瘤体,放射治疗可能会是一个选择。放射治疗利用高能辐射直接照射瘤体,破坏瘤体内部异常的血管结构从而减少出血的风险。然而,放射治疗的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最后,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等介入设备将栓塞物质注入瘤内部,直接阻塞异常的血管,从而减少瘤内的血流,降低出血的风险。这种方法相对较为微创,但需要特殊设备和专业技术支持。
综合来看,海绵状脑血管瘤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保证瘤体的状况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
-
-
脑血管瘤术后
脑血管瘤术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般护理: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剧烈晃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详细»
-
-
脑血管瘤症状
脑血管瘤也叫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动脉血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血管瘤症状:1.头痛:脑血管瘤破裂出血前常出现突发而剧... 详细»
-
-
脑血管瘤术后营养
脑血管瘤术后的营养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脑血管瘤术后营养的建议:1.术后早期:在术后的头几天,患者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一旦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通常可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