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慢性乙肝和急性乙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病程
-慢性乙肝:病程超过半年,可持续数年、数十年甚至终身。
-急性乙肝:病程在半年以内,通常在6个月内可康复。
2.症状
-慢性乙肝:症状可能较轻,或仅有轻微的乏力、食欲不振等,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区疼痛、黄疸、腹胀等。
-急性乙肝:症状较为明显,常突然出现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厌油、腹胀、肝区疼痛等,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黄疸。
3.肝功能指标
-慢性乙肝:肝功能指标可能长期异常,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等。
-急性乙肝:肝功能指标在短期内迅速升高,然后逐渐恢复正常。
4.病毒标志物
-慢性乙肝:乙肝表面抗原持续阳性,乙肝e抗原或乙肝e抗体阳性,乙肝病毒DNA水平较高。
-急性乙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原阳性,抗-HBc阳性即大三阳;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体阳性,抗-HBc阳性即小三阳。随着病情恢复,乙肝表面抗原可转阴,出现乙肝表面抗体。
5.治疗方法
-慢性乙肝:治疗目标是长期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
-急性乙肝: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避免使用肝损害药物。多数患者可自行康复,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6.预后
-慢性乙肝: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逐渐进展为肝硬化、肝癌,预后较差。
-急性乙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可完全康复,但少数患者可能会转为慢性乙肝。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乙肝和急性乙肝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有时两者的症状和病程可能会相互重叠。对于乙肝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饮酒等,对于乙肝的治疗和预防也非常重要。
-
-
慢性乙肝传播途径
慢性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首先是血液传播。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给健康人,例如使用感染了乙肝病毒的血液制品或器械、接触感染了乙肝病毒的... 详细»
-
-
慢性乙肝如何确诊
慢性乙肝的确诊通常有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检查等。1.详细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病患关于其病史、症状以及可能的暴露风险,比如接触乙肝病毒的方式及时间。2.体格检... 详细»
-
-
慢性乙肝治疗方法
慢性乙肝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毒性肝炎,需要长期治疗。治疗慢性乙肝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通常是通过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和减少肝脏损伤,同时也需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帮助恢复肝功能和提高... 详细»
-
-
什么是慢性乙肝和急性乙肝
慢性乙肝指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肝指急性乙型肝炎,两者都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属于乙型肝炎的两种主要类型。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时间通常超过6个月,发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