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药物性肝硬化是一种由于长期或过量使用某些药物导致的肝脏疾病,其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
一、诊断
1.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使用时间等,特别关注是否使用过已知可能导致肝损伤的药物。
2.症状和体征: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黄疸等症状,体检可发现肝脏肿大、质地变硬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可发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升高,凝血时间延长等异常。
4.影像学检查: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了解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等变化。
5.肝活检:必要时进行肝活检,通过显微镜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以明确诊断。
二、治疗
1.停用可疑药物:一旦怀疑药物性肝硬化,应立即停用可能导致肝损伤的药物。
2.支持治疗:包括休息、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等,以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修复。
3.保肝治疗:使用保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以改善肝功能。
4.对症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治疗,如黄疸明显时可使用退黄药物,腹水较多时可使用利尿剂等。
5.肝移植:对于严重的药物性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总之,药物性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同时,预防药物性肝硬化的发生也至关重要,应注意合理用药,避免药物滥用。
-
-
药物性肝硬化严重吗
药物性肝硬化是指由于长期或大量使用某些药物导致肝脏发生纤维化和进行性肝损害的疾病,一般是比较严重的,但具体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使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使用时间长短、个体的肝功能和代谢能力等。一... 详细»
-
-
什么是药物性肝硬化
药物性肝硬化是指由于长期或大量使用药物或药物滥用而引起的肝脏损伤最终导致肝脏组织发生硬化的疾病。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合成蛋白质、清除毒素、分解代谢废物等。当肝脏受到损害时,这些... 详细»
-
-
药物性肝硬化能治好吗
药物性肝硬化无法彻底治愈,因为一旦发展到肝硬化,通常是不可逆的损伤,一般是无法彻底治愈的,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具体的情况可以参考以下几点:1.控制病因:首先需要停用造成药物性肝硬... 详细»
-
-
药物性肝硬化会不会传染
药物性肝硬化本身不会传染。药物性肝硬化是由于长期或过量使用某些药物导致的肝脏损伤和纤维化,而不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药物性肝硬化的发生与个体对药物的反应、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等因素有... 详细»
-
-
精神病的药导致药物性肝硬化腹水
精神病的药物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药物性肝硬化和腹水的并发症。这是因为一些精神病药物会对肝脏产生负担,导致肝细胞受损,最终导致肝硬化的发展。出现该情况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处理,具体如下:1.停止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