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肝脏感染性疾病。该病毒通过血液、体液传播,或者通过接触染有病毒的物品表面感染,并且对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广泛。乙型肝炎属于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重大传染病。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乙型肝炎症状较为严重,包括恶心、呕吐、腹泻、黄疸等;而慢性乙型肝炎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患者会逐渐出现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乙型肝炎对预防疾病进展非常重要。
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途径是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国家卫生部门通常会推荐婴儿和儿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以及对于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如医务人员、新生儿的母亲,以及需要频繁输血或接受血制品治疗的人群。
此外,预防传播是预防乙型肝炎的另一重要方法。避免与乙型肝炎患者直接接触,不共用注射器、牙刷、刮胡刀等日常用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性传播和血液直接接触等,都有助于减少乙型肝炎的传播风险。
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和肝功能支持治疗。对于急性乙型肝炎,通常需要休息、合理饮食以及大量饮水来帮助肝脏康复。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医生通常会根据肝功能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抗病毒治疗。
总的来说,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但通过预防接种、预防传播,以及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传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
-
什么是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引起乙型肝炎的病毒。它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是一种双链DNA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和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传播。在感染后,乙型肝炎病毒可以在肝脏内持续复制,并引起肝脏炎症和... 详细»
-
-
什么是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慢性疾病。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感染后可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如果机体无法清除病毒而导致感染持续存... 详细»
-
-
乙型肝炎是什么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通常被称为乙肝。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或母婴传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根据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的不同组合,乙型肝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感染。在中国,大约有1...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