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血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控制心率的药物。抗凝血药物可以预防栓塞的发生,例如华法林和阿哌沙班;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维持正常的心律,例如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控制心率的药物可以控制心跳速度,例如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
2.电生理治疗:
电生理治疗是通过电生理学检查和介入治疗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常用的电生理治疗包括电复律和射频消融。电复律是通过给患者施加一定的电流来使心脏的节律恢复为正常的窦性心律;而射频消融则是通过导管介入的方式,利用射频能量热灼心房内的异常兴奋点,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3.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对于一些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和电生理治疗可能无法有效控制心房颤动,此时可以考虑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脏起搏器可以通过向心脏发出电刺激来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4.心脏射频消融术:
对于一些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和电生理治疗可能无法有效控制心房颤动,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也无法实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心脏射频消融术。心脏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导管介入的方式,利用射频能量热灼心房内的异常兴奋点,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5.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可能无法有效控制心房颤动,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和心脏射频消融术也无法实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例如心房消融术。心房消融术是通过开胸手术的方式,切除心房内的异常兴奋点,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总之,对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遵医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素,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
心脏瓣膜病术后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心脏疾病,可以影响人体心脏瓣膜的功能。它可能是由于先天缺陷、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等引起的。对于一些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来修复或替换瓣膜。在术后,患者首先需要注意生活方式和饮... 详细»
-
-
什么是心脏瓣膜病?心脏瓣的瓣膜病变
实际上,心脏瓣膜病是我国比较常见的心脏病。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老年性瓣膜病越来越常见。冠心病、心肌梗死也会引起心脏瓣膜病,所以心脏瓣膜病的患者也比较多。那么,什么是心脏瓣膜病?其病因是什么? 详细»
-
-
瓣膜病应该如何预防?
心脏瓣膜病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在我国老年人口中多有病发。而以风湿热导致的瓣膜损害最为多见。同时,老年性瓣膜病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同样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而先天性与感染性的瓣膜病也有... 详细»
-
-
心脏瓣膜病瓣膜脱垂反流
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瓣膜发生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类疾病,其中瓣膜脱垂和反流是常见的情况。瓣膜脱垂和反流的发生原因可能与先天性畸形、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心肌梗死等因素有关。瓣膜脱垂是指瓣膜在心脏收缩期无... 详细»
-
-
瓣膜病要换主动脉瓣膜
瓣膜病是指主动脉瓣膜等心脏瓣膜的结构或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血液流动不畅或逆流。当瓣膜病严重影响到心脏的功能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包括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是目前治疗主动脉瓣膜疾病最常...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