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科
慢性骨髓炎和结核性骨坏死是两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两者的鉴别要点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等。
1.病因:慢性骨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性骨坏死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
2.发病机制:慢性骨髓炎是细菌侵入骨髓,导致骨髓炎症反应。核性骨坏死是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流或直接扩散到骨骼,导致骨骼的局部缺血和坏死。
3.临床表现:慢性骨髓炎常常会引起持续的疼痛、肿胀、红热、功能障碍等症状。结核性骨坏死容易引起慢性进行性的疼痛,可能伴有关节僵硬和功能受限。
4.影像学表现:在X射线或CT检查中,慢性骨髓炎常表现为骨膜下增生、骨密度增高、骨质疏松或骨质破坏。结核性骨坏死在影像学上表现为骨骼中的局部缺血、骨质软化、骨小梁消失或变形等。
5.治疗:慢性骨髓炎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清创或切除受累骨段。结核性骨坏死需要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具体查明病因后,积极的进行治疗。
-
-
慢性骨髓炎治疗方法
慢性骨髓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髓炎症,其治疗方法将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个体情况而定,主要包括补充营养、口服药物、清创引流术、关节置换术等。1.补充营养:骨髓炎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消瘦等情况,应加强... 详细»
-
-
骨髓炎导致骨头坏死了
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骨髓感染性疾病,由细菌感染或其他病原体引起,导致骨头坏死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外伤或手术:骨髓炎和骨头坏死也可能是外伤或手术后的并发症。当外伤或手术引起骨骼组织的破损时,细菌可能进入... 详细»
-
-
慢性骨髓炎预后如何
慢性骨髓炎预后因个体差异和治疗方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预后具体受以下因素影响:1.早期诊断和治疗: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慢性骨髓炎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因此,对于有疑似症状的患者应及时... 详细»
-
-
慢性骨髓炎的CT表现
慢性骨髓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髓炎症,CT表现包括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死骨形成、骨膜反应、关节受累等。1.骨质破坏:慢性骨髓炎会导致骨质破坏,表现为局部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稀疏或消失。在CT图像上... 详细»
-
-
慢性骨髓炎脓肿严重吗
慢性骨髓炎脓肿是一种严重的骨骼感染性疾病,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病因复杂:慢性骨髓炎脓肿通常由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不及时转化而来,也与骨创伤后感染有关。这些因素导致细菌在骨内滋生,引发慢性感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