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代谢、解毒、合成等。肝衰竭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症状:患者出现严重的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同时可能伴有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2.实验室检查: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明显异常,如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白蛋白等水平升高,凝血功能异常等。
3.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检查可发现肝脏肿大、肝实质回声增强、肝内胆管扩张等异常表现。
4.组织学检查:肝组织活检是诊断肝衰竭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有创性,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肝衰竭的诊断标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时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
-
-
肝衰竭预后
肝衰竭的预后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存在的并发症以及接受的治疗等。以下是肝衰竭预后的一些重要因素:1.原发病的严重程度:肝衰竭可以是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或者急性肝炎等疾病的结... 详细»
-
-
肝衰竭护理
肝衰竭是指肝功能出现严重和持续的损害,导致肝脏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具体的护理包括以下几点: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肝衰竭患者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蛋白质维持身体机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 详细»
-
-
肝衰竭的治疗
肝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当肝脏细胞受到严重损害时,会导致肝脏无法正常工作。如果不及时治疗,肝衰竭可能会导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出血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肝衰竭的治疗方法:1.支持性治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