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健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关节与骨病外科
骨不连是骨折愈合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并发症,指骨折在预期时间内未能愈合。准确诊断骨不连对于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骨不连诊断标准:
1.时间因素:一般来说,骨折后6-8个月仍未愈合,可考虑为骨不连。然而,愈合时间也会因骨折部位、类型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2.影像学检查:X光、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骨不连的重要手段。在X光片上,骨不连通常表现为骨折端无明显骨痂形成、骨折线清晰可见、骨折端硬化或囊性变等。CT和MRI则能更详细地显示骨折端的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骨不连。
3.临床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尤其是在骨折部位受到压力或活动时。
4.体征:医生在检查时可能会发现骨折端有异常活动、压痛或叩击痛。
5.骨扫描:骨扫描可以评估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情况,对于判断骨折愈合情况有一定帮助。
如果怀疑有骨不连,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骨不连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取决于骨不连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
-
骨不连定义
骨折后至少6个月未愈合,且无愈合趋势达到3个月,称为骨不连。骨组织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如果骨折能进行适当的治疗,大多数都能很好地愈合,但是有一些骨折很难愈合,骨折愈合比较慢,称为延迟愈合。骨折不愈... 详细»
-
-
如何预防骨不连
患者可以通过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积极治疗、避免感染、定期复查等方法预防骨不连,能促进恢复。骨不连是骨折端在某些条件影响下,愈合功能停止,骨折端之间出现异常活动,即骨折不愈合。1.营养支持:骨折患者需要... 详细»
-
-
骨不连的分类
骨不连是指两段骨折的末端未对齐或错位,使得骨头不能完美地连接在一起。这种情况有时候会导致伤口愈合不良,造成畸形或功能障碍。骨不连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部分骨不连和完全骨不连。部分骨不连指的是骨折末端的某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