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梦如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痢疾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这意味着,当一个人摄入了被痢疾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或者接触了被污染的表面后,再用手触摸口腔、鼻子或眼睛,就有可能感染痢疾。痢疾的传染性很强,特别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暴发流行。以下是一些可能增加痢疾传染风险的因素:
1.卫生条件差: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卫生可能会导致痢疾细菌的传播。例如,在一些贫困地区,人们可能会随地大小便,或者使用未经消毒的厕所,这些都会增加痢疾的传染风险。
2.食物和水源污染:痢疾细菌可以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传播。例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们可能会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或者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这些都可能导致痢疾的感染。
3.接触传播:痢疾细菌可以通过接触传播。例如,在一些公共场所,如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们可能会接触到被痢疾细菌污染的表面,然后再接触自己的口腔、鼻子或眼睛,从而感染痢疾。
为了预防痢疾的传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特别是在接触食物和水源前后,以及上厕所后,应该用肥皂和流动的水彻底清洗双手。
2.注意饮食卫生:饮用干净的水、食用新鲜的食物、彻底煮熟食物,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
3.加强个人防护:在接触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该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
4.加强环境卫生:加强对厕所、厨房、餐具等的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总之,痢疾是一种可以传染的肠道疾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为了预防痢疾的传播,应该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加强环境卫生,避免接触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如果出现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饮食和接触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
-
痢疾的病因
痢疾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痢疾,古称肠辟、滞下,属于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中医认为,痢疾是由于外受湿热,内收生冷导致的,分为湿热型、寒湿型、疫毒型、阴虚型、虚寒型、休息痢等临床证型,临床以腹痛腹泻腹胀... 详细»
-
-
痢疾的治疗
痢疾,又称痢疾,是一种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这种疾病通常会导致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因此,对痢疾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对于痢疾的治疗,首先需要... 详细»
-
-
痢疾会自愈吗?了解痢疾真相很重要
在炎炎夏日,肠道疾病的发生率似乎总是悄然上升,其中痢疾作为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给不少人的生活带来了困扰。每当人们遭遇腹泻、腹痛,甚至伴有脓血便时,心中难免会产生一个疑问:痢疾会自愈吗???今天,我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