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急性期病死率为30%至40%。脑溢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溢血后遗症是指脑溢血发病一年后,仍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以下是一些调理脑溢血后遗症的方法:
一、饮食调理
1.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血压,预防便秘。
2.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少吃动物脂肪和内脏,如猪油、牛油、奶油、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以免加重动脉硬化。
3.控制盐的摄入:每天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避免食用咸菜、咸鱼、咸肉等腌制品。
4.适量摄入蛋白质: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但要注意避免过量。
5.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加重脑溢血后遗症,应尽量戒烟限酒。
二、运动调理
1.坚持康复锻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包括肢体运动、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避免剧烈运动:脑溢血后遗症患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举重等,以免引起血压波动。
3.注意安全: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和受伤。
三、心理调理
1.保持乐观情绪: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
2.避免情绪激动:情绪激动会引起血压升高,增加再次出血的风险,因此患者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大喜大悲。
3.家属的支持和关爱:家属要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关爱,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药物调理
1.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溢血的重要因素,患者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降低血脂:高血脂会加重动脉硬化,患者可服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以降低血脂。
3.改善脑循环:可服用一些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丹参滴丸等,以促进脑细胞的恢复。
4.营养神经:可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等,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五、定期复查
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以及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脑溢血后遗症的调理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运动、心理、药物等方面,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康复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
脑溢血
脑溢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大量血液流入脑组织而引起的。这种情况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脑溢血常常是由于脑动脉或脑深部的小动脉破裂而引起的。当动脉破裂时,... 详细»
-
-
脑溢血穿刺
脑溢血穿刺是一种治疗脑溢血的医疗程序,它可以帮助医生采集脑脊液,以检测脑溢血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同时也可以用于减轻脑脊液对脑的压力。脑溢血是指由于血管破裂或者血管破裂引起的大脑出血,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如... 详细»
-
-
脑溢血偏瘫
脑溢血偏瘫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血管破坏导致的脑组织出血和受损。脑溢血是急性疾病,发病迅猛,病情危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脑溢血后引起的偏瘫是以肢体麻木、无力、麻痹、不能控制肢体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