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梦如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气虚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疾病类型,指的是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气虚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容易疲倦、肢体无力、精神不振、容易出汗、面色苍白等。气虚的诊断主要通过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方面来判断。
首先,气虚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无力,即使是做轻微的活动也会感觉疲倦。往往精神不振,缺乏活力,容易疲劳和焦虑。另外,气虚患者常常面色苍白,出现容易出汗的情况,尤其是在较轻的运动或活动中。
在中医诊断中,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舌苔情况。气虚的患者舌体胖大,有的会呈淡红色,舌苔较薄少,舌体边缘则略显微裂。医生还会通过脉象进行诊断,气虚的患者脉象多为沉迟无力的脉象。
针对气虚症状,中医会采用补气益阳的中药调理方法,比如黄芪、人参、党参等补益气血的中药。同时,建议患者要注意饮食调理,多食用一些易消化、养血益气的食物,如红糖、山药、糯米等,以帮助调理气虚症状。
总的来说,通过患者的症状、舌苔和脉象等方面的观察,医生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调理患者的气虚症状。希望大家及时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预防气虚等疾病的发生。
-
-
气虚值18
气虚值18这个说法一般并不准确,气虚是中医名词术语,一般不用具体数值来表述气虚的情况,而根据患者的相关症状进行对症处理。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虚的常见症状主要有倦怠乏力... 详细»
-
-
气虚的病因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的生成与脏腑关系密切,特别是与肺、脾、肾等脏腑的关系最为密切。气虚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所谓... 详细»
-
-
气虚的原因
气虚是中医概念中的一种体质状态,指的是人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气虚血弱、气血运行不畅等情况。这种状态会导致人体出现疲乏、乏力、头晕、心悸、容易出汗等症状。气虚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