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帅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
球结膜下出血是指血液渗透到眼球表面的一层透明薄膜下,导致眼白部分出现红色或暗红色的斑块。它通常是由于结膜上细小的血管破裂或渗漏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一、常见的原因
如揉眼、打喷嚏、咳嗽等,都可能导致结膜下血管破裂。
2.眼部手术:如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等,可能会对结膜下血管造成损伤,导致出血。
3.眼部疾病:某些眼部疾病,如结膜炎、角膜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疾病等,也可能导致球结膜下出血。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可能会影响血液凝结功能,导致球结膜下出血。
5.其他原因:如长时间暴露在干燥、寒冷的环境中,过度疲劳、用力排便、酗酒等,也可能导致球结膜下出血。
二、治疗方法
1.冷敷:在出血的早期,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眼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2.热敷:在出血的后期,可使用热毛巾敷于眼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以促进淤血吸收。
3.药物治疗:如果出血伴有疼痛、异物感等不适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预防感染。
4.手术治疗:如果球结膜下出血是由眼部疾病或外伤引起的,且出血量较大,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球结膜下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大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如果出现球结膜下出血,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眼过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球结膜下出血的发生。
-
-
眼睛球结膜下出血的原因
眼睛球结膜下出血可能是由于结膜下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而导致破裂出血,诱发眼睛球结膜下出血的因素主要与长时间的看手机和电脑,长期的熬夜以及用眼过度,还有大量的应用活血化瘀类药物等。当出现眼睛球结膜下出血时... 详细»
-
-
眼睛球结膜下出血的原因
眼睛球结膜下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症状,通常表现为眼白部分出现红色或暗红色的出血斑块。虽然看起来有些吓人,但一般不会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球结膜是覆盖在眼球白色部分(巩膜)表面的一层透明薄膜。当球结膜下的... 详细»
-
-
结膜下出血的病因
结膜下出血的病因一般包括生理原因和病理原因,如外伤、高血压等。一、生理原因如果长期大量饮酒、长期熬夜、过度用眼等原因导致一过性腹压增加,引起结膜下充血的现象。二、病理原因1、外伤:眼睛受到外力的刺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