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帅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
屈光不正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它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以下是屈光不正的诊断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诊断方法
1.视力检查: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检查,可初步判断屈光不正的类型和程度。
2.验光:最准确的诊断方法,包括主观验光和客观验光。
-主观验光:被检者通过配合一系列镜片,逐步调整度数,最终得出最适合自己的配镜度数。
-客观验光:通过电脑验光仪或自动验光仪快速得出初步的配镜度数。
二、诊断标准
1.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集,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眼。
2.非正视眼:
-近视:远点在眼前某一点。
-远视:近点比正常眼远。
-散光: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三、诊断注意事项
1.准确的验光需要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被检者和检查者都应保持放松和舒适。
2.验光前应避免长时间用眼,如阅读、使用电子设备等,以确保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3.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其眼睛处于发育阶段,屈光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建议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和验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屈光不正问题。
4.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由于其眼部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检查、眼底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眼部问题。
通过视力检查、验光等方法,可以对屈光不正进行准确的诊断。及早发现和治疗屈光不正,可以有效预防其对眼睛健康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眼睛,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以降低屈光不正的发生风险。
-
-
屈光不正检查
屈光不正是指眼睛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或后,导致视力模糊。常见的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屈光不正,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检查。首先,医生会进行视力检查。这是一种简单的测试,通过让患... 详细»
-
-
屈光不正遗传吗
屈光不正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尤其是高度近视。这是由于近视是多基因遗传疾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绝对。近视的发生发展受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果家族中有屈光不正的遗传史,尤其是高度近视的遗传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