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祥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口腔科
龋病是一种普遍的口腔疾病,发生的四联因素主要包括:宿主、细菌、食物和时间。
首先,宿主因素是指口腔内的环境和个体的遗传因素。口腔中的唾液、牙釉质、唾液酸度等因素都会影响龋病的发生。对于龋病易感者来说,他们的牙齿可能更容易受到蛀牙的侵害。
其次,细菌因素是指口腔中的细菌对牙齿的侵蚀作用。口腔中的细菌会利用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进而侵蚀牙齿的牙釉质,形成龋病。
再次,食物因素是指容易残留在牙齿表面的食物,尤其是高糖、高粘性的食物。这些食物残渣会为口腔中的细菌提供生长的营养物质,加剧了龋病的发生。
最后,时间因素是指牙齿受到食物侵蚀和酸性物质侵蚀的时间。长时间不清洁口腔,食物残渣在牙齿表面停留的时间越长,细菌产生的酸性物质对牙齿的侵蚀就越严重。
因此,要预防龋病,首先要保持口腔清洁,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是必要的。其次,要注意饮食健康,尽量减少高糖、高粘性的食物的摄入,减少细菌对牙齿的侵蚀。另外,定期到口腔科接受检查和洁治,及时发现和治疗早期龋病,也是预防龋病的重要措施。
-
-
乳牙龋病特点
乳牙龋齿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通常在乳牙时期而非永久牙时期。乳牙龋齿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疼痛:乳牙龋齿的最常见症状是牙痛,尤其是在进食或饮水后会感到牙齿疼痛。这是因... 详细»
-
-
龋病的分度
龋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是由于口腔中的细菌在牙齿表面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而引起的。龋病有不同的分度。首先是龋病的轻度分度,这种情况下,牙齿表面的釉质被破坏,形成了微小的洞。通常这个阶段并不会引起... 详细»
-
-
龋病的分类
龋病是一种在细菌感染等多因素作用下,导致牙体硬组织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根据龋病的病变程度,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浅龋:病变只限于牙釉质或牙骨质,一般无自觉症状,探查时可发现粗糙的表面、明显的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