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智力减退的疾病。以下是一些血管性痴呆的护理措施:
1.安全护理:血管性痴呆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判断力减退等症状,容易发生意外。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如去除家中的危险物品、安装扶手等。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行为,防止走失、跌倒等意外发生。
2.生活护理: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定时进食、适量运动等。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洗澡、更换衣物。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更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鱼类、豆类、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食物,同时要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4.心理护理:血管性痴呆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关心患者,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可以通过音乐、绘画、阅读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情绪。
5.认知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认知训练,如记忆力训练、注意力训练、语言训练等。可以通过游戏、拼图、阅读等方式进行训练,帮助患者提高认知能力。
6.药物护理: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给患者服用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
总之,血管性痴呆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需求,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
-
血管性痴呆是什么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部病变的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对人的记忆、认知能力等有一定的影响,会使部分患者丧失自理能力,重症者可致死。常伴... 详细»
-
-
血管性痴呆是什么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老年期痴呆的第二大常见病因,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VaD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脑小血管病等各种脑血管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VaD的... 详细»
-
-
血管性痴呆针灸方法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血管因素导致的脑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的痴呆。血管性痴呆的针灸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体针、头针、耳针、电针等。1.体针:体针是最常用的针灸方法之一,常用的穴位有百会、四神聪、风池、太冲、三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