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柳丹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早搏,又称早搏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在正常心跳节律下出现过早的心搏,常常会让患者感到心慌、心悸、气短等不适症状。中医认为早搏是由于心脏气血失调、心脾肾功能失常所致,因此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早搏症状。中医治疗早搏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中药调理:中医认为早搏多与心脏气血不足、肝郁气滞等有关,因此常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平肝熄风、益气养血的中药来调理气血、舒肝理气、稳定心搏。例如当归、川芎、丹参、黄芪等中药常被用来治疗早搏。
2.食疗调理:中医认为饮食与早搏症状有密切关系,因此通过调整饮食来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一些食物如山药、红枣、银耳、枸杞等被认为有助于调理心脏功能,常被用于辅助治疗早搏。
3.针灸疗法:中医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理气血、舒肝理气、平衡阴阳,达到治疗早搏的目的。常用的穴位有心俞、膈俞、神门等。
4.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疗法之一,通过燃烧艾草对特定的穴位进行热疗,有助于调理气血、舒肝理气、平衡阴阳,对治疗早搏有一定的疗效。
在接受中医治疗时,患者应注意生活作息的规律,避免情绪过度激动,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等。同时,结合中医治疗和现代医学的手段,可以更好地控制和治疗早搏症状。需要指出的是,在治疗早搏时应遵医嘱,不要自行用药或治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
偶发房性早搏室性早搏
偶发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是心脏电活动异常的表现,都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以下是关于这两种早搏发生的原因分析以及治疗建议:房性早搏是指在心房本来应该收缩前,心脏节律生成器突然产生了一个早期的电信号,导致房室... 详细»
-
-
频发室性早搏房性早搏
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是心脏节律失常的两种类型,常常表现为心脏跳动过快或是不规律的心跳。室性早搏是指心脏室壁产生异常电信号,导致心脏在心跳周期中提前搏动,房性早搏则是指心脏的心房部分产生异常电信号,导致心... 详细»
-
-
早搏心律失常早搏次数较多
早搏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复杂,有许多因素可以导致早搏次数较多,如心脏结构异常、心肌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不良反应等。早搏心律失常的症状可以有心悸、胸闷、胸痛、气短等不适感,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晕厥或心力... 详细»
-
-
心脏早搏
心脏早搏是指心脏在正常的心动周期之外出现额外的搏动,以下是分析:1.原因:心脏早搏的原因并不总是清楚。一些常见的原因包括心脏病,如冠心病和心肌病,以及心脏结构异常或电传导异常。其他可能的原因还包括药物... 详细»
-
-
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哪个更严重
早搏分为房性早搏、交界区早搏和室性早搏三类。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最主要的区别是起源的位置不同。来源于心室的早搏,而房性早搏是来源于心房的早搏。相对于心脏的收缩和工作效率来说,室性早搏对心脏的影响更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