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活动性肝硬化是指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肝脏疾病,它是由长期慢性肝炎引起的,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在活动性肝硬化发展过程中,肝脏的结构逐渐发生改变,肝细胞受损严重,血管和胆管的通畅性也受到了影响。
活动性肝硬化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水、黄疸、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乏力等。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痛等症状。同时,患者的肝功能也会因为肝脏损伤而受到影响,血小板数量下降,出血时间延长,有时还会出现贫血等情况。
活动性肝硬化的病因主要是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此外,酗酒、脂肪肝、药物中毒、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肝病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肝硬化的发生。
针对活动性肝硬化的治疗,首先需要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病毒治疗、解除肝脏炎症等。同时,还需要注意病人饮食调养,控制饮酒,加强营养,保护肝脏功能。在症状明显的情况下,可使用利尿剂和脱水剂来减轻腹水的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等治疗。
总的来说,活动性肝硬化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肝脏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一旦出现肝硬化的症状,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护理,以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加强对肝炎疾病的防范和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
-
乙肝肝硬化
乙肝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感染导致的。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性接触或母婴传播,感染后在全身感染数月至数年后才会引起慢性肝炎。长期的慢性肝炎会导致肝脏出现不可逆的纤维化和硬... 详细»
-
-
肝癌肝硬化
肝癌和肝硬化是两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以下是分析:一、原因1.肝癌: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多数起源于肝脏的细胞。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酗酒、慢性肝病、脂肪肝等。2.肝硬化:肝硬化是指肝脏组织出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