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帅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
眼白就是通常所说的巩膜,它上面有丰富的血管,当血管破裂时,血液就会渗透到巩膜组织间隙中,出现眼睛发红的情况,这在医学上被称为结膜下出血。
导致结膜下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用眼过度、眼部疲劳、外力冲击、剧烈咳嗽、呕吐、便秘、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这些原因会导致血管壁弹性下降、脆性增加,从而容易破裂出血。
结膜下出血的主要表现为眼白部位出现鲜红色或暗红色的片状出血,出血量少时呈点状或片状,严重时会出现整个眼白都布满血液的情况。一般来说,出血量越多,颜色越红,出血部位局限,范围小,多发生在眼白靠外侧的部位。
结膜下出血通常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不会影响视力,一般不会导致眼部疼痛。但在出血的早期,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眼部异物感、眼胀等不适。
结膜下出血的吸收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来说,小量的出血在1~2周内可自行吸收,大量的出血可能需要3~4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全吸收。
如果出现结膜下出血,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冷敷:在出血的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眼睛上,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这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
-热敷:在出血48小时后,可以改为热敷,每天3~4次,每次15分钟,这样可以促进淤血的吸收。
-药物治疗:如果出血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促进淤血吸收的药物,如云南白药、三七片等。
-注意休息:在出血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用眼过度,不要揉眼,以免加重出血。
-治疗原发病:如果结膜下出血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引起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改善动脉硬化等。
总之,结膜下出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部疾病,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对眼睛造成严重的影响,但如果反复出现结膜下出血,或伴有其他眼部不适,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眼部疾病的可能。
-
-
脑出血持续出血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脑出血后如果持续出血,可能会导致颅内压持续升高,形成脑疝,危及生命。以下是一些应对的方法:1.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颅内压会升高... 详细»
-
-
脑出血脑室出血
脑出血和脑室出血是两种不同的脑血管疾病,但两者都属于颅内出血的范畴。脑出血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破坏导致的血液进入脑组织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大脑半球的皮质下区域,也可能发生在小脑、脑干等部位。脑出... 详细»
-
-
鼻子出血,牙龈出血
鼻子出血和牙龈出血都是常见的健康问题,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下面将就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鼻子出血通常是由于鼻腔内的血管破裂导致的。鼻子出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鼻腔内血管脆弱、鼻腔内干燥、过度用... 详细»
-
-
脑室出血3室出血出血量不多
脑室出血是指血液在脑室内溢出,导致脑室内压力升高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前、中、后脑室出血。其中,3室出血是指同时累及左右侧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的出血。对于3室出血的患者,由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