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尤长宣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肿瘤科门诊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的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
然而,甲胎蛋白(AFP)的数值并不是确诊肝癌的唯一标准。一般来说,血清AFP>400μg/L持续4周,或200~400μg/L持续8周者,结合影像检查,可作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但是,大约3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AFP)值正常,也就是通常说的“低浓度AFP肝癌”。
因此,对于AFP阳性但低于上述诊断值的患者,影像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超声、CT、磁共振等。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肝脏是否存在肿瘤,并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数量等信息。如果高度怀疑是肝癌,还可以进一步进行肝穿刺活检,通过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甲胎蛋白(AFP)的升高也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如生殖细胞瘤、肝炎、肝硬化等。因此,在进行诊断时,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总而言之,甲胎蛋白(AFP)的数值可以作为肝癌的筛查指标之一,但不能作为确诊肝癌的唯一依据。对于疑似肝癌的患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以确保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
-
巨大肝癌原发恶性肝癌
巨大肝癌是指肝脏中出现的体积较大的肝癌,且为原发恶性肝癌,即从肝脏组织自发产生的恶性肿瘤。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往往由肝细胞或胆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引起。巨大肝癌的发展速度较快,预后较差。巨大肝癌的... 详细»
-
-
肝癌转移肺癌属于肝癌吗
肝癌转移肺癌不属于肝癌。肝脏和肺脏是两个不同的器官,肝癌和肺癌是两种不同的恶性肿瘤。如果肝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等途径扩散到了肺部,在肺部形成了新的肿瘤病灶,就称为肝癌肺转移,这种情况已经属于肺癌,... 详细»
-
-
肝癌肝穿刺可以治好肝癌吗
肝穿刺在肝癌的诊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治疗肝癌的方法。肝穿刺是通过皮肤和肝脏之间的空隙将一根细长的针头插入肝脏内部,以获取组织样本或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在肝癌的诊断中,肝穿刺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