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尤长宣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肿瘤科门诊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渗漏到皮下组织,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组织坏死、感染等。以下是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1.立即停止输液:一旦发现化疗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避免药物继续渗漏。
2.抽吸残留药物:使用注射器尽可能抽吸残留的药物,以减少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
3.局部冷敷: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药物的吸收,缓解疼痛和肿胀。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敷贴,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数次,持续1-2天。
4.局部封闭:使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局部封闭,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
5.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6.观察局部反应: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等变化,以及是否有疼痛、肿胀等症状。如果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7.避免热敷:热敷会扩张血管,增加药物的吸收,加重局部损伤,因此在化疗药物外渗后的24小时内避免热敷。
需要注意的是,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同时,在化疗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输液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
如何预防化疗药物外渗
??化疗,这个听起来有些“冷酷”的词汇,却是许多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你知道吗?化疗药物如果“跑错地方”,也就是发生外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风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预... 详细»
-
-
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措施
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措施,有立即停止注射、封闭处理、局部湿敷。1、立即停止注射:化疗药物外渗到皮下组织时,会增加血管损伤、皮肤损伤风险,通常表现为皮肤颜色变黑或有水疱。此时应立即停止注射,防止症状进一步... 详细»
-
-
化疗药物外渗如何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可以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处理。1、物理治疗:若化疗药物外渗程度比较轻微,皮肤只是出现轻度刺激,可以使用凉毛巾对局部湿敷,能够减轻药物对皮肤造成的刺激。24小时后可以用热毛巾热... 详细»
-
-
化疗药物外渗可以 局部封闭吗
在肿瘤治疗领域,化疗药物外渗带来的紧急与复杂。今天,我将分享化疗药物外渗时,局部封闭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帮助大家理解这一治疗策略。??立即停止输液:面对化疗药物外渗这一紧急情况,医护人员需迅速而精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