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士超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低血压是指血压偏低,一般低于正常水平。正常成年人的血压范围为120/80mmHg至140/90mmHg。如果血压低于90/60mmHg,就被认为是低血压了。低血压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脏问题:心脏是泵血的主要器官,如果心脏出现问题,比如心脏瓣膜疾病、心律失常等,就会影响到心脏泵血功能,导致血压下降。
2.血容量不足:体内血容量不足也会导致低血压,比如流失大量液体、出血、严重脱水等情况。
3.血管问题:血管扩张或者收缩不良也会导致低血压,比如休克、血管紧张素过多等,并且有些人天生血管较为松弛,也容易出现低血压。
4.药物影响:一些药物,如降压药、抗抑郁药等,会引起低血压。
5.神经系统问题: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等,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低血压。
对于低血压的患者来说,应该及时就医,找出病因,并进行合理的治疗。同时,低血压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留意一些事项,比如起床时不要过快、多喝水、避免长期站立等,有助于预防低血压发作。
-
-
献血低血压
对于低血压患者来说,最好是不要献血。特别是血压低于80/40毫米汞柱的患者,这种情况本身就需要积极检查处理甚至抢救。而献血会在短期内导致血容量相对急剧的减少,会影响重要脏器的供血,比如引起脑供血不足,... 详细»
-
-
低血压82
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正常范围,通常是指收缩压低于90mmHg和舒张压低于60mmHg。低血压可能会引起头晕、乏力、心悸等不适症状,但如果没有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低血压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详细»
-
-
长期低血压
长期的低血压,绝大部分属于生理性的低血压,一般血压只是轻度的降低,患者并不会有明显的不适,对于这一种类型大多数不需要进行治疗。因为过度的治疗,可能会适得其反。平时在生活中可以通过改善饮食方式,加强体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