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房颤的检查方法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及时发现并确诊房颤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房颤检查方法:

1.心电图:这是最常用的房颤检查方法之一。它可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并显示是否存在房颤。常规12导联心电图在房颤发作时的阳性检出率为60%~70%,而长时间>24小时或动态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可提高到90%以上。

2.动态心电图:即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辑分析人体心脏在运动和安静状态下的变化,提高了一过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无症状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3.超声心动图:也称为心脏彩超,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导致的心房结构改变。

4.食管心电图:将电极导管经鼻腔插入食管,接近左心房,记录食管心电图。这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房颤的发作情况。

5.植入式心电事件记录仪:它可以在患者体内长时间,通常为1~3年记录心脏电活动,对于症状不典型、频繁发作或常规检查不能发现的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6.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心脏CT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导致的心房结构改变。

7.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脏MRI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对于评估房颤患者的心脏状况非常有帮助。

总之,房颤的检查方法有很多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如果怀疑自己患有房颤,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