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士超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慢性心梗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血管疾病。通常情况下,心梗是急性发作的,但近年研究发现,也有一部分患者出现慢性心梗的情况。
慢性心梗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影响心肌供血。此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也是慢性心梗的危险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慢性心梗和急性心梗的主要区别在于症状和发作频率。患者可能出现胸痛、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等症状,但由于病情进展缓慢,患者有可能习惯了这些不适,而忽略了病情的严重性。慢性心梗的发作频率也可能比急性心梗低,但病情一直在悄悄加重。
预防慢性心梗的关键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理想体重、规律运动,对于预防心梗非常重要。
此外,合理饮食也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慢性心梗的重要措施。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患者若已被诊断患有慢性心梗,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规律用药,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同时,患者也要警惕病情的变化,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慢性心梗是一种潜在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都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规律用药,可以减少患病风险,降低心梗对身体造成的损害。
-
-
心梗是什么
心梗在临床上称为心肌梗塞或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基础上,出现脂质斑块脱落,阻塞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中断等问题出现,从而造成心肌急性或持续的心肌缺血,引起心肌坏死。 详细»
-
-
心梗是什么
心梗是心脏血管的一种严重疾病,也称为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导致心肌组织缺氧而引起的。心梗是一种急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心梗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治疗... 详细»
-
-
假性心梗是什么
假性心梗,又称非典型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脏疾病。假性心梗与典型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不同,因为在假性心梗中,冠状动脉没有完全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的程度较轻。导致假性心梗的原因主要是冠状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