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醛固酮增多症引发高血压

醛固酮增多症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肾上腺皮质产生过多的醛固酮激素,导致体内钠和水潴留,同时排钾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醛固酮增多症通常由肾上腺肿瘤、肾上腺恶性肿瘤或双侧肾上腺增生等疾病引起。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不得到科学合理的控制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醛固酮增多症引发的高血压更加值得重视,因为它通常是一种顽固性高血压,常规的降压药物可能无法有效控制。

临床症状上,患有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会经常出现头痛、肌肉无力、心悸、频尿、易激动等症状。因此,若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伴有持续的高血压,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

确诊醛固酮增多症通常需要进行血清钠、钾和醛固酮激素的检测,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等,以确定肾上腺是否有病变。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选择手术切除肿瘤或进行药物治疗。

总的来说,醛固酮增多症引发的高血压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必须及时发现并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平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等,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