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医院增城院区消化内科为一位96岁高龄患者成功施行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顺利将胃造瘘空肠管精准置入空肠内,为老人接通了至关重要的“生命管”,为高龄患者的救治带来了新的希望曙光。
据了解,96岁的张奶奶(化名)早在4年前就被不明原因的吞咽困难和严重的胃食管反流所困扰,期间辗转多家医院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每天大量的胃液、胆汁反流,苦不堪言。此前采用的鼻置入空肠营养管方式,虽能维持肠内营养,却因强烈的咽喉刺激,加重了反流症状,导致反复咳嗽,甚至引发重症肺炎。多位专家曾无奈劝诫家属放弃治疗,但家属始终不放弃,四处打听,最终找到了南方医院消化内科李爱民主任。
李爱民主任联合增城院区消化内科蔡建群主任团队,仔细研究张奶奶的病情和过往就诊资料,经过深思熟虑,为她量身定制了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PEG-J)。这一手术方案完美解决了张奶奶的肠内营养问题,同时通过胃管负压引流,极大缓解了严重的胃食管反流情况,为张奶奶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显著提升。
然而,命运再次给张奶奶出了难题。近日,张奶奶因排便不畅导致胃食管反流加剧,反复恶心、呕吐,导致空肠营养管不慎从空肠脱出,盘旋在了胃内。要想再次保障张奶奶的肠内营养供给,缓解胃食管反流,就必须重新将空肠营养管经胃造瘘置入空肠。但由于胃造瘘管角度刁钻、高龄导致的胃部严重变形、长期被酸性液体“浸泡”而重度水肿的胃黏膜,以及心肺功能下降等诸多棘手问题,使得此次胃镜检查及后续操作风险急剧升高,这对手术医生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即便面对如此艰难的挑战,李爱民主任协同蔡建群主任团队,经过长达1.5小时的不懈努力,成功将脱出的空肠营养管再次精准置入空肠。这一刻,不仅延续了张奶奶的生命希望,更让患者家属激动落泪,他们紧紧握住两位主任的手,心中感激难以言表。在张奶奶顺利出院后,家属特意为该院消化内科医护团队送上锦旗,以表达深深的谢意。
科普小知识:PEG-J,生命的桥梁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PEG-J)是一种用于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微创手术。与单纯的胃造瘘术(PEG)不同,PEG-J将营养管延伸至空肠,适用于需要绕过胃部直接向空肠输送营养的患者。PEG-J适合以下患者:
1.胃排空障碍:如胃轻瘫、胃出口梗阻等;
2.高误吸风险:直接将营养输送到空肠,减少反流和误吸风险;
3.胃部手术后:如胃切除术后,无法通过胃部进行营养支持;
4.长期营养支持:适用于无法经口进食但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如神经性吞咽困难、头颈部肿瘤等。
(通讯员:刘进娣、杨斯琪;图片由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