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红亮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针灸后寒气一般会从体表毛孔、经络、局部穴位等部位排出。
1、体表毛孔:针灸具有通经活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作用。若肌肉、筋骨表面的寒邪较重时,选择针灸治疗,可能有出汗表现,寒邪常会通过体表毛孔,随着汗液排出。此时常感皮肤发凉,是针灸后的正常表现。
2、经络:进行针灸后,体内的寒气可能会通过血液循环、经络传导等途径排出。比如脾胃虚寒者,对中脘穴、足三里穴、肺俞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时,寒气会通过血液循环、经络传导排出。
3、局部穴位:穴位针灸时,寒气还可能通过穴位排出。比如当体内有寒气,伴随颈肩疼痛症状时,可对大椎穴针灸活血行气,寒气会通过穴位排出。下肢有寒气时,对涌泉穴针灸,可使寒气通过涌泉穴排出。
针灸时一定要由正规医院中医科的专业医生进行操作,自己不可盲目针灸。针灸后注意做好保暖防寒措施,最好能在3-6个小时后洗澡,以免使寒气加重。
-
-
崩漏针灸哪
对于崩漏的患者来说,可以采取针灸的方法进行相关的治疗,但是要根据其具体的证型予以对症的处理。比如说对于血热内扰,气滞血瘀的患者来说一般采取针刺,但并不伴有艾灸。而对于肾阳亏虚,气血不足的患者来说,可以... 详细»
-
-
针灸后发热
一般是有两种情况:首先,因针灸期间没有注意保暖,感受风寒所致,可以出现发热、伴有恶寒、周身酸痛、乏力、头痛等症状,可以跟症状服用治疗风寒的药物,或者治疗风热的药物;其次,是因针灸调动机体阳气所致,这个... 详细»
-
-
针灸后多久可以洗澡
针灸后一般在24个小时后可以洗澡,注意尽量不要洗澡时间过早。针灸通常是利用金属针具刺激人体穴位,能够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并且有助于疏通经络,能够改善各种慢性疼痛性疾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 详细»
-
-
针灸后能洗澡吗?
针灸是一种中医的理疗方式,在针灸过程中,需要找准患者的相关穴位,如果因各种因素产生失误,有可能无法达到较好的针灸效果,还会产生其他的问题,因此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在针灸钱需做好充分的准备。 详细»
-
-
面瘫电针灸和针灸哪个好
在治疗面瘫时电针灸和针灸都有比较好的效果。使用针灸疗法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部水肿现象,促进面部神经的恢复。通常情况下,面瘫前7天属于急性期,患者可以采用针灸的疗法,在急性期过后,就可以换为电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