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利军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感染科
登革热是由于登革病毒造成的急性的虫媒类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及皮疹等,发病率较低,主要由蚊虫叮咬引起,它的流行有一定季节性,一般在每年5~11月份,高峰期为7~9月份。人、灵长类动物和蚊虫都是该病主要宿主和传染源,因此出现发热时建议及时就医,告知医生有无蚊虫叮咬或前往疫源性地区。
一、登革热的表现
潜伏期大概有3~15天左右。
1、典型的登革热表现,首先就是发热,体温迅速的升高,伴有畏寒、寒战,大概持续5~7天以后降至正常,称为双峰热或者是马鞍热。
2、发热的时候可以伴有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的症状。在病程的第3~6天也可以出现皮疹,主要是斑丘疹或者麻疹样的皮疹,大多数的皮疹伴有瘙痒感,不脱屑。
3、大概一部分病例可以出现出血倾向,比如牙龈出血、鼻出血,严重的可以出现呕血和黑便。
4、还有一部分患者可以出现轻度的肝脏肿大,部分病例可能有脾脏增大以及黄疸的表现。出现疑似登革热症状应及时就诊,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
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登革热属于传染病,它的传染途径主要是蚊虫叮咬。易感人群主要是被蚊虫叮咬的人。
-
-
登革热检查
进行登革热检查有着很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及时完成登革热的疾病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降低疾病对患者的危害。同时进行登革热检查,明确诊断后还需要及时隔离,因此也有利于预防患者成为传染源,扩大感染范... 详细»
-
-
登革热怎么预防
登革热是一种登革病毒经蚊子媒介传播所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因为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所以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通常在每年的五至十一月份,七至九月份为高峰。如果是在新流行区,人群通常很容易受到感染,但发病... 详细»
-
-
登革热疫苗
由于流行季节和气候的影响,每年登革热在广东省和海南省都会持续一段时间,病人为主要的传染源,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为主要的传播媒介,蚊虫通过吸血感染病毒之后,叮咬人就可以传播这种病毒,被感染了病毒的蚊虫叮咬...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