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部核磁共振
磁共振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上,主要是对占位性病变的定性,定位等情况进行诊断。主要用来诊断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感,血管瘤,肝囊肿,肝囊肿等相关疾病的诊断。当然在肝硬化上也会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磁共振在肝癌的诊断上,也需要结合临床如是否有肝炎和肝硬化病史,甲胎蛋白是否是阳性。磁共振,常见的肝内肿瘤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信号不规则增高,可以呈现高低混杂的信号。
在肝转移瘤上,磁共振可见肝内大小不等,形态不宜,边缘不锐的多发病灶,t1低信号,t2高信号,信号强度不均匀,多数都没有包膜。而在肝血管瘤上,t1上呈均匀低音号,t2呈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呈现明显强化。病灶周围没有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