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海彬 主任医师
简介:髋、膝关节疾病、小儿骨关节病、风湿病、股骨头坏死、髋膝关节置换、强直性脊柱炎、血友病关节炎、膝关节运动损伤关节镜手术。
医联媒体:您是因为什么契机选择从医的?
王海彬:选择从医也是很特殊,我简单介绍一下,我是89年在山东中医学院,然后在上海读了硕士、博士,然后就在广州读博士后,99年来到广州一直到现在。
对于我怎么去从医的,上大学家里妈妈有一种想法,不管什么行业,当医生下雨淋不着,不管有什么事情、苦难,医生饿不着,那时候妈妈是饿得比较多,害怕我们受苦,所以说你还可以帮助别人,自己至少有点饭吃,能吃饱,所以就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就当医生了。
医联媒体:您从医多少年了?
王海彬:如果从做博士后那时候开始,在临床上,天天和病人打交道的情况下,是99年开始,已经是25年了。
医联媒体:在从医的过程中,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或者感动的事情?
王海彬:当医生特别不容易,不是我不容易,是我们的整个医生都不容易。首先我觉得应当是感谢我们医院的护士们,包括医生的团队,像我下边的医生,基本上现在都是他们做好了很多工作,最后我才去做手术。前期工作细致得不得了,不能有遗漏,所以有时候我很少发脾气,因为我觉得他们不容易,所以我最感动的就是这些人,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才有我的今天。
所以我觉得医生的成长,靠的不是(单单)我自己,是靠一个大的团队,但是医生成长,自己努力也非常重要。
另外,我还需要讲一个点,每一个医生有自己的专业特点,这个专业特点,是我们在不断的精益求精,每天都要学习,我们团队也在学习。我每天晚上10:30,基本上不会离开大学和医院,就是在学习,我也为我自己感动。
医联媒体:您觉得当医生辛苦吗,会后悔当医生吗?
王海彬:我觉得在所有的工作里边,我们讲两种,一种是体力劳动,一种是脑力劳动。我是骨科医生,骨科医生是体力劳动者其中之一,我讲的是上个星期的话,我做了7台手术,星期三做了7台手术,从早晨8点要做到晚上8点,不能说是全程,做一台休息一下再做,是个体力活,所以非常辛苦。第二个脑力上的辛苦,做医生可不容易,你要想做简单的医生很容易,你要做一个好医生,一点都不容易,你还要掌握更高超的技术,不做错病人,没有问题,所以它是体力活和脑力活的事情。第三个,做一个好医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要做什么,要做科研,要做研究,要有发明专利,要有课题等等,还要干什么,还要有教学,教研究生、博士、硕士,还要教本科生,所以这三样都不可缺少。所以做医生容易吗,不容易,非常不容易。
关于后不后悔做医生,到我现在已经是不后悔了,问我如果时光倒流,我会不会再做医生,如果我知道医生是这么难这么累,我觉得做医生确实是有点烦,医生不容易,每个家庭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想做医生,你要好好想一想,学医容易吗,太不容易,所以你想要做一个事情,就是我愿意做奉献,我愿意做奉献,我还不怕困难,还愿意吃苦等等,要有爱心,这些东西你都想好了,我想你做医生我是非常支持的。
医联媒体:对于现在的医学生或者年轻医生,您有哪些建议呢?
王海彬:我给医生有两个建议,第一个建议,如果你是在这个行业内,没有一个持之以恒的心,没有一个继续学习的心,早早的转行。第二个,在这个行业内,如果你没有爱心,没有善心,也要去转行,早早的转行,医生就是为大家做点服务,如果你有这样一个心,有爱心、有善心,愿意持续一生学习的心,你就可以做一个医生了,想好了,持之以恒地追着目标去做。
医联媒体:很多人说医生把大部分的耐心和精力,给了病人,亏欠了家人,如果要给家人出一些话,您会说什么?
王海彬:对不起家人,基本上都是这样,我告诉大家年轻的医生,我孩子都不是我看大的,跟孩子接触得非常少,这是真的,我孩子和他妈妈非常好,和我不好,为什么?他妈妈天天过培养他们,我孩子不喜欢我对吧,你天天跟病人接触,理都不理我们。
我那时候记得写病历,我们那个年代不是电子病历,是手写的病历,一页病历只有一个错字,错了还要改过来,两个错字就要撕掉重新来,所以大部分时间是做搞病历系统这些等等。所以给家人讲,对不起,没办法,我也没办法对吧,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你选择了你没有什么后悔的,所以选择了就要去执行。
实际上,我对家人还是有爱心的,但是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关心家里人,我关心了我周围的朋友,关心了我们整个的大家庭,或者是很多的朋友,实际上很多朋友也对我们家庭很关心,所以我要感谢他们,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我的朋友,谢谢大家。
医联媒体:您刚才谈到其实做医生一直很辛苦,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您快乐前行?
王海彬:有朋友问就是说,为什么做医生这么辛苦,我还这么乐观的去做,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实际上任何一个行业,一个人他成不成功,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心态,你的心态好不好。
我给我的所有的研究生,包括我儿子在讲这个问题,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我们快乐的源泉,也是我们成功必要的一个条件。所以,为了走得更多、更长、更远,我也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我很乐观,我也很积极,也很高兴,所以你就不断的也取得一个小的成功。
-
-
【从医故事第1期】乔贵宾:...
乔贵宾 主任医师
-
-
【从医故事第6期】欧阳学认...
欧阳学认 主治医师
-
-
【从医故事第5期】刘晓明:...
刘晓明 主治医师
-
-
【从医故事第3期】周泉波:...
周泉波 主任医师
-
-
【驰援日记】医护爱满院,一箱黄桃的故事
来自广东省中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广东省中医院中医专科护士肖英超日记:日期:3月15日坐标:湖北荆州市中心医院新冠感染隔离病房工作十年,始终谨记入职时吕玉波院长的叮嘱:“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当亲人,多换位思考,... 详细»
-
-
远渡重洋的医者仁心——“白衣外交官”张浩援助多米尼克归来
10月25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浩结束援外任务,平安返回广州。 详细»
-
-
【驰援武汉暖心小故事】谢谢你们来支援武汉
武汉疫情爆发,普通人慌张远离。趋吉避凶,人之常情。可有这么一群白衣英雄,逆行而上。各地援助湖北医疗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不是不知道前面有多少艰辛在等着他们克服及忍受,但是迎难而上,只为了那句“我决心竭尽全力除... 详细»
-
-
抗疫英雄暖心故事:这一次,我不想再错过!
2021年6月2日,南方医院增城分院健康管理科护士长康玲作为医院第七批核酸采样医疗队,出征疫情高风险区——荔湾区白鹤洞村,参与三人小组疫情防控工作。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这已经是康玲护士长三度请缨、两度出征奔赴“抗疫”一线... 详细»
-
-
【驰援日记】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新冠感染时发生的小故事
隔离病区内10床李阿姨说这几天感觉全身酸痛,不愿意多动。巡房时,测量体温38.7℃,发热。我马上向医生汇报,并在评估了李阿姨的病情后,向医生提出刮痧退热的建议,得到医生的支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