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两种疾病都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病毒感染,症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两种疾病都会突发高热,但登革热的体温通常在39~40摄氏度,持续3~7天,可能会伴有寒战;基孔肯雅热的发热同样比较剧烈,部分患者在退热后1~2天内也会再次出现发烧,呈现出双峰热的特点。
第二点,疼痛症状的差异比较明显,登革热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全身的肌肉关节疼痛,感觉骨头像被打碎一样,所以我们以前称之为断骨热,还有可能会出现眼眶疼痛、头痛等等;基孔肯雅热的关节疼痛更加突出,多为对称性的手腕关节、指间关节、脚踝等等,这些小关节的感染,当然也会累及到膝关节、髋关节等等,这些疼痛剧烈的时候,也会严重影响运动活动,而且持续时间也比较长,部分患者可能会持续数周甚至是数个月。
第三部分,登革热可能会出现皮疹,大多数患者在发热后3~6天出现,分布比较广,还有可能会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等的出血表现;基孔肯雅热出现皮疹的时间比较早,一般为斑丘疹,比较少出现出血的症状,但部分的患者会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通过这些症状的差异,结合流行病学史,可以初步区分,但确诊还是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明确感染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