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内出现蛋白称为蛋白尿,即尿蛋白,它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原因,生理性尿蛋白可以不用特殊处理,病理性尿蛋白应及时治疗。
尿蛋白形成的原因
1、生理性尿蛋白。机体的体温过高、剧烈运动时容易出现尿蛋白,在降低温度、充分休息后尿蛋白的症状会消失。
2、肾小球肾炎。机体的尿蛋白与肾小球肾炎有关,该病发生时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屏障有障碍,引起尿蛋白。
3、肾小管疾病。肾小管疾病会导致肾小管重吸收障碍,蛋白不能有效被肾小管吸收,从而形成蛋白尿。
4、泌尿系炎症或肿瘤。如果泌尿系统出现炎症,尿液中会有蛋白出现。
5、横纹肌溶解等疾病引起的尿蛋白,血液中的蛋白含量过多时,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从而出现尿蛋白。
正常人的尿蛋白值
正常人尿液排泄的蛋白含量少,正常情况下蛋白每天排出量不超过150mg,做尿蛋白定性检查时,结果通常为阴性,若尿液中蛋白含量升高,在尿常规检查的时候就可以检测出尿蛋白是阳性,人在剧烈运动或发热时,会增加尿蛋白的排出,但是这种是一过性的尿蛋白阳性,一般在数小时或几天后恢复正常,这属于生理性。但尿蛋白也有病理性症状,就是肾脏疾病患者,尿蛋白一直持续阳性,这种就是属于病理性的蛋白尿。
-
-
什么是尿蛋白?尿蛋白有哪些危害呢?
我们都知道,尿液要排出体内是要经过肾脏这个大器官进行过滤的,把人体所需的物质过滤存留在人体内。这些具体的物质主要是一些蛋白质以及其他的营养物质,而一些废物、垃圾就要被过滤以后排出体外。 详细»
-
-
孕期尿蛋白阳性
孕期如果发现了小便里面的蛋白质是阳性,就需要做相关的检查,这个根据不同的孕周她的疾病方向是不一样的,比如在20周以前,常常是因为肾功能的问题,有的时候是因为白带的污染,所以当出现了阳性,首先需要再复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