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0日,是我国第10个“1120心梗救治日”。
1120有两个寓意:
一是急性心肌梗死要迅速拨打120;
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在120分钟内完成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引起冠脉的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持久的缺血缺氧而发生局部坏死。
心梗有哪些常见症状
心绞痛是最常出现的症状,部位主要在前胸部,常放射至背部,左肩左胳膊,或颈部、咽或下颌,有些病人没有牙齿的损害却出现持续的牙痛,也须警惕。
疼痛主要为发闷的压迫感,或者烧灼感,偶尔甚至会有濒死感。持续的时间可达数小时或者数天,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也不能缓解,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休克或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胸闷、胸痛等是急性心梗的“前驱症状”,出现症状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需要警惕,20分钟要高度怀疑心梗。
做好这些,预防心梗
1、秋冬时节定期监测血压、注意保暖
进入秋冬交替时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猛然收缩,容易导致血管闭塞,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年轻人剧烈运动时,全身耗氧量增大、心脏压力增加,如果出汗太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肌供血不足,也很容易出现急性心梗甚至猝死。
冬季气温偏低,会造成血管收缩,人们应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波动较大,建议立即就医治疗。
在保暖方面,秋冬季节室内外温差较大,心血管在寒冷天气会收缩甚至痉挛,造成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起梗塞,外出时要尽量做好保暖工作。且心脑血管疾病病人不适宜早晨锻炼,应选择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
2、饮食做到合理膳食
在饮食方面,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并且通过合理的饮食积极控制体重。
3、老人起床宜缓慢
此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晨醒后应慢慢起床,不要起得太快太猛。人在睡眠状态下,血液循环速度减慢,血管压力较小,清晨醒来后,心跳变快,血液循环也加快,血管压力增大。且经过一整夜的消耗,血液内水分流失较多,更加黏稠,也会对血管造成很大压力。如果骤然起身,不仅容易头晕,严重时甚至发生心梗等致命后果。
发生急性心梗的处理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提醒您,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建议自行口服药物治疗,胸痛不一定是心梗,也有可能是主动脉夹层!
胸痛其实是心脏给您的警示,如果您没有重视,很有可能会“致命”。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这三大类是常见的最致命的高危急性胸痛疾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
该院胸痛中心24小时开放,旨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胸痛中心拥有心电图、心脏超声、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能够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精确的诊断,提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力,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改善临床预后,为患者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通讯员:王校宇)
-
-
【11月20日义诊预告】中国心梗救治日:专家团队科普义诊
为更好地宣传心梗防治的知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党总支将组织专家于11月20日上午9:00-11:00,在医院南院区逸仙楼1楼大厅和北院区门诊大厅举行义诊活动,并提供心梗的救治、预防、康复... 详细»
-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举行“中国心梗救治日”义诊活动
11月20日,正值“中国心梗救治日”,为向群众普及心肌梗死的相关防治知识,倡议健康生活方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胸痛中心、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心胸外科与血管外科等科室联合举办大型义诊活动。 详细»
-
-
时间就是生命!绿色通道救治消化道穿孔小哥
6月6日中午12点半,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腹部外科住院部的宁静。医院急诊科发热门诊打来紧急会诊电话:一患者因腹部剧烈疼痛就医。接到通知后,黎旭光医生放下还没吃完的午餐,直奔急... 详细»
-
-
【心梗救治日】心梗时及时拨打120,争取“黄金救治”120分
急性心梗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常危及生命。党委书记、心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提醒,急性心梗一旦发生,部分心脏的血液供应就会突然停止,这时就得及时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新获得... 详细»
-
-
心梗救治日牢记两个“120”,把握心肌梗死最佳治疗时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自2002年起,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都在不断的上升,甚至部分农村地区的发病率增长速度超过城市。所以,为了提醒社会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