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来检测黄疸值可以帮助评估肝功能是否正常。黄疸是指人体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和黏膜发生黄疸的现象。
胆红素是由脾脏分解红细胞产生的,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最后由肝脏代谢和排泄。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可以有效地代谢和排泄胆红素,维持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正常。而当肝功能受损时,肝脏无法正常代谢和排泄胆红素,导致血液中胆红素的含量升高,进而引发黄疸。
抽血检查黄疸值通常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三个项目。总胆红素是指血液中所有胆红素的总量,直接胆红素是指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形成的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是指没有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通过测量这三个指标的数值,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肝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抽血检查显示黄疸值异常,即血液中胆红素的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可能表明患者肝功能存在问题。黄疸值升高的原因可以是各种肝病,如肝炎、肝硬化、胆管阻塞等。此时,医生可能会进一步通过其他检查,如肝功能酶的检查、肝脏B超、肝活检等,来确定具体的肝功能异常病因。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黄疸值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肝功能一定异常。一些生理性黄疸,如新生儿黄疸和运动后黄疸,以及有些药物引起的黄疸,也可能导致黄疸值升高。因此,在进行抽血检查之前,医生通常会询问患者是否有相关的症状、病史和药物使用情况,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肝功能是否正常。
-
-
黄疸的指标
黄疸的指标在成人中小于17.1毫摩尔每升即为正常范围,新生儿黄疸的指数一般不超过15毫克每分升,而新生儿的黄疸包括生理性以及病理性黄疸。如果考虑为病理性黄疸,需要寻找可能导致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例如溶血... 详细»
-
-
黄疸的治疗
在临床中,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属于人体肝功能不全的一种病理情况,主要是人体血清中胆红素升高所导致的,如果患上了黄疸,患者通常会引起皮肤发黄的症状,同时,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详细»
-
-
黄疸的症状
黄疸的症状一般有发热、腹痛、皮肤瘙痒、巩膜和皮肤黄染等。1、发热:黄疸伴发热的症状,一般常见于急性胆管炎,有时候还伴有畏寒的症状。2、腹痛:黄疸患者一般伴有上腹部剧烈绞痛的现象,常见于胆道结石、肝脓肿... 详细»
-
-
怎样区分生理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孕妇把宝宝给分娩出来之后,由于宝宝刚出生肝脏的代谢功能不成熟,不能及时将多余的胆红素代谢。于是,会使宝宝皮肤和巩膜呈现黄色,医学上称之为黄疸。在临床上,很多新生婴儿都会出现这个症状。那么,怎样区分生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