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梅卫义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的缺血坏死,严重情况下可引发心力衰竭甚至猝死。预防和及时治疗心肌梗死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
1. 健康生活:保持低脂、低胆固醇、低盐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高油脂、高糖分和加工食品的摄入。同时戒烟限酒,少吸烟或不吸烟,限制酒精摄入,避免过度饮酒。
2.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以及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慢跑等,每周至少进行3-5次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
3. 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定期检测血压和血脂,如有异常及时进行调整控制,另外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4. 压力管理:学会有效地管理和应对压力,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紧张。
5.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胸痛、气短、恶心等症状,应该立即就医。及早诊断和治疗可以减少心肌损伤的程度,提高治愈率。
6.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按时、按量服用抗凝血剂、抗血小板药物、扩血管药物等。
7. 心脏介入或手术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尽早进行心脏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以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减少心肌坏死的程度。
8. 心肌修复和康复:通过进行心理疏导、慢性疼痛管理、运动存在监测和康复训练等,促进心肌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总结起来,预防心肌梗死需要通过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来降低患病风险。治疗心肌梗死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心脏介入治疗以及心肌修复与康复措施,并定期检查和随访,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进展。最为重要的是,如果出现心绞痛等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
-
心肌梗死检查
心肌梗死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心肌缺血缺氧的程度加深,就会出现心前区憋闷胀痛等临床表现,若能够及时的进行检查,提早的确诊疾病,就能够为日后治疗疾病提供更为方便的诊断依据,防止疾病发展恶化。 详细»
-
-
心肌梗死猝死
心肌梗死,发生猝死的率比较高。据国外相关的研究数据统计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期猝死的总体发生率在5%到20%左右。具体是因人而异的,需要与患者基础性心脏疾病以及年龄、就诊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相关,特别... 详细»
-
-
心肌梗死怎么预防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心肌梗死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心肌梗死的方法:1.健康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降低患心肌梗死的风险。建议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水果、蔬菜... 详细»